本報特約評論員薑泓冰
  諾獎雖是世界性的,但評獎則是“別人家”的,文化偏向、偶然性都勢在難免。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,對一個民族,比什麼獎都更重要。
  又一年諾貝爾獎開始陸續揭曉。全球最大的專業信息提供商湯森路透集團日前公佈了其2014年諾貝爾獎預測名單,其中前所未有地,同時出現了4張華人面孔。眼下,最早公佈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已剔除四分之一的懸念,剩下的3位,尤其是兩位入選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能否獲獎,依然讓人有些牽腸掛肚,心存期冀。
  心存期冀,是因為這是第一次,有兩位在改革開放以後,從中國本土出國留學並走向科研頂峰的科學家成為諾獎候選人:他們曾經畢業於國人熟悉的復旦大學和中科大,現在也都在國內高校任教職併在政府的“千人計劃”人才之列。如果他們中有一位能夠獲獎,那麼似乎,才可真正成為65歲的新中國在科研、教育發展上已取得較好成就的一個時代標誌;也似乎,才可以在較大程度上,緩解我們已持續多年的“諾獎焦慮症”。
  2012年,作家莫言捧得諾貝爾文學獎。但這並沒止住人們對於諾貝爾獎的全然嚮往。在自然科學領域,人們追問:為什麼中國科學家都沒得獎?從李政道、楊振寧到高錕等8位獲得諾獎的華人科學家激起的,更多不是一個民族的驕傲,而是反思:所有獲獎者都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以及在國外完成的教育,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,為什麼不能出大師?
  懂得對比、反思與追問,在某種程度上,是當代中國、中華民族能夠取得令全世界矚目的變化與成就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  但若只想在一切排行、評獎中爭金奪銀,卻是一種迷失。世上最美好的,是每個人按照自己的意願過好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,每個國家、民族都沿著自己的歷史與現實,走上通往美好未來的道路,不是競賽,至於獲獎,更應是競賽外的“副產品”。
  歷史遺傳,我們有太強烈的狹隘文化觀念。喜歡競賽,從政府到百姓都有罔顧世界的多元與變化,仍然一窩蜂地追逐排名與“狀元”的傾向。百年貧弱,“落後就要挨打”的民族集體無意識,讓我們在面對教育、科研與文化的發展時,也抱著“只爭朝夕”的浮躁心態,急功近利,希望一天催生個胖小子、百米衝刺摘得“科學皇冠上的明珠”。
  這是危險的。諾獎雖是世界性的,但評獎則是“別人家”的,文化偏向、偶然性都勢在難免。
  楊振寧教授已經預言,十年之內,中國本土科學家就將獲得諾貝爾獎。2013年,中國科學家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獲得的突破,已被認為是“諾貝爾獎級”的成果。
  但我們真的希望,這個周期能縮得更短些。因為,惟有實現了這樣的突破,我們的民族、社會,才會從“別人家孩子”式的痛苦、焦慮和恐懼情緒中漸次解脫,回到我們自身發展和建設的真正需要,而不是一味渴望“與國際接軌”。要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,貢獻一份最優秀的人類文化。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,對一個民族,比什麼獎都更重要。相關報道見10版  (原標題:我們的道路自信是否需要諾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x79txnbj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